你在的位置: 首页 > 行业动态 > 详情

能源转型虽加速 石油仍不可替代

根据英国能源研究院(EI)联合科尔尼与毕马威发布的《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5》,全球能源转型呈现复杂态势。尽管转型加速,但石油在交通和化工等领域的主导地位仍将持续数十年。全球石油市场在未来十年将面临需求峰值临近、供应格局重塑与低碳转型的多重压力,进入深度调整期。

一、全球石油消费再创新高,增长动力分化

2024年,全球石油日消费量增长0.7%,达到1.018亿桶的历史新高。过去十年,需求增长几乎全部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。

美国:作为最大消费国(占比18.7%),其消费量在2024年微降。交通领域能效提升与电动车普及抑制了部分需求,但化工原料需求支撑了整体消费。

中国:全球第二大消费国(占比16.1%),2024年日消费量下降1.2%,与过去十年年均4%的增长形成对比,表明其需求可能正接近长期峰值。

印度:2024年消费量增长3.1%,至每日560万桶。强劲的经济增长和中产阶级扩张是核心驱动力,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全球第三大消费国。

总体而言,经合组织国家需求进入平台期,而非经合组织国家成为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。

二、全球石油产量达历史新高,但结构生变

2024年全球石油日产量达到9690万桶的纪录,但其增长背后是深刻的结构性变化。

美国:产量居全球首位(每日1320万桶),但增速已放缓至2%,表明其产量可能正接近平台期。

沙特:产量下降4.2%至每日920万桶,为2011年以来最低,这源于其“自愿减产”政策和向炼化产业的战略转型。

俄罗斯:2024年产量下降3.1%

三、已探明储量分布不均,实际供应能力存异

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.7万亿桶,按当前产量可维持53.5年,但分布高度集中。

委内瑞拉:储量全球第一(3040亿桶),但90%为重油,开采成本高,受困于政局与投资不足,实际产能远低于储量。

沙特:储量第二(2980亿桶),资源优势突出,开采成本低,是市场的“稳定器”。

伊朗:储量第三(1580亿桶),但受制裁制约,难以释放供应潜力。

美国:储量定义严格,但通过页岩油技术革命,成功将非常规资源转化为实际产量。

四、多重趋势重塑全球能源格局

沙特战略转向:从追求“市场份额”转向“价格优先”,旨在为“2030愿景”提供资金,此举可能改变全球供应调控逻辑。

美国产出结构变化:天然气凝析液占比显著提升,推动其炼化产业向一体化转型。

全球储量增长停滞:上游投资不足,未来可能面临供应缺口。

印度进口需求激增:已成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增量市场,其战略储备建设和炼能扩张将深刻影响全球贸易流向。

圭亚那崛起:在短短数年内产量飙升至每日60多万桶,预计2027年将达到每日100万桶,迅速成为全球供应格局中的重要新变量。

五、脆弱平衡下的市场波动隐忧

2024年市场处于紧平衡状态,价格波动率较低,但这一平衡十分脆弱。

欧佩克+内部协调机制面临考验,减产执行率下降,成员国分歧可能削弱其市场调控能力。

美国页岩油产业可持续性存疑,投资意愿下降可能导致未来产量下滑。

地缘政治风险(中东、欧洲、拉美)以及全球经济复苏与能源转型速度的不确定性,都可能突然打破平衡,导致市场波动。

综上所述,全球石油市场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,各方需在短期稳定与长期转型中寻求艰难平衡。